• 《工程索引》(EI)刊源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讀者、作者、審稿人, 關于本刊的投稿、審稿、編輯和出版的任何問題, 您可以本頁添加留言。我們將盡快給您答復。謝謝您的支持!

    姓名
    郵箱
    手機號碼
    標題
    留言內容
    驗證碼

    1989年  第11卷  第5期

    顯示方式:
    對數正態克立格法理論及其應用
    侯景儒, 黃競先, 張樹泉
    1989, 11(5): 391-398.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17
    摘要:
    本文首先討論了對數正態分布及三參數對數正態分布理論,然后重點研究了對數正態克立格法。在分析了無偏條件及最小估計方差之后,給出了對數正態克立格法方程組及對數克立格方差。克立格權系數λa即為該方程組的解。據此,可以估計礦床中每一塊段的克立格估值Zv,該估值是具最小估計方差的無偏線性估計量。該法已用于一個鐵銅礦床的儲量計算。
    含碳鉻礦球團的還原性能
    袁章福, 萬天驥, 任大寧, 陳允恭
    1989, 11(5): 399-405.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18
    摘要:
    本文討論了溫度、還原劑、鉻礦粒度以及與還原劑結合形式等因素,對鉻鐵礦直接還原性能的影響,并進行了多種添加劑對鉻礦還原反應影響的實驗。通過氣體中間物的固-固反應理論,描述了還原過程。實驗結果為開發合碳鉻礦球團在豎爐型的熔融還原提供了配料造球的理論依據。
    圓口噴射器湍流流場數學模型及其最優設計
    郭鴻志
    1989, 11(5): 406-412.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19
    摘要:
    本文根據湍流射流和湍流邊界層理論對圓噴嘴噴射器混合段湍流流場進行了研究,應用雷諾方程推導出噴射器混合段的基本方程和動量積分方程,用數學模型研究了噴射燃燒器,并對噴射器提出了一套最優設計公式。
    雙區流化床粉煤氣化區間的氣固摻混
    郭峰, 倪學梓
    1989, 11(5): 413-418.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0
    摘要:
    本工作在三區流化床粉煤氣化的基礎上,對雙區流化床粉煤氣化區間氣、固摻混進行了冷態研究。實驗結果表明,三區流化床改為雙區方案是可行的,在原三區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流化指數可滿足燃燒區和氣化區熱交換的要求,且能減少煤氣和煙氣的摻混;分區流化床粉煤氣化以薄料層操作,有助于提高煤氣的發熱值;此外,還考察了床內縱向構件和固體粒度分布對區間氣體摻混的影響,床內縱向構件可減少兩區的氣體摻混,進一步提高煤氣的發熱值。
    Fe-C-Mn雙相鋼奧氏體形成動力學
    周向陽, 曹鳳豫, 李承基
    1989, 11(5): 419-425.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1
    摘要:
    本文采用OM及SEM金相定量研究了亞臨界(低于AC1)退火對冷軋態Fe-c-Mn雙相鋼臨界區(AC1~AC3)奧氏體形成動力學的影響,采用STEM能譜分析及SEM波譜分析測定了在亞臨界退火過程中碳化物中錳濃度的變化及在臨界區形成的奧氏體的錳濃度。實驗結果表明,亞臨界退火過程發生錳向碳化物中的平衡偏聚,從而使臨界區形成的奧氏體具有較高的錳含量,提高奧氏體的淬透性。這對于周期退火雙相鋼板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控軋控冷時中碳鋼的力學性能與組織參量之間的關系
    高寧, 李文卿, 王軼文
    1989, 11(5): 426-435.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2
    摘要:
    本文對微合金化中碳L45鋼進行了控制軋制和控制冷卻試驗;測定了各項力學性能及先共析鐵素體量fa、鐵素體尺寸da、鐵素體自由程λa和珠光體片層間距So;采用對大量實驗數據進行數理統計的方法,研究了控軋控冷微合金化中碳鋼力學性能與組織參量之間的關系,得到了一些表達其定量關系的估計式,探討了控軋控冷中碳鋼的強韌化機制。
    我國復二重線材軋機的改造途徑
    鐘延珍, 侯建新, 王鐵, 邵涓, 李慧芬
    1989, 11(5): 436-442.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3
    摘要:
    本文就如何改造我國現有的老式復二重線材軋機的問題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詳細分析。認為用GYF型復二重短應力線軋機改造老式復二重線材軋機是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改造途徑,能改善我國線材生產的落后狀態。
    板帶軋制的邊界單元法分析
    夏光, 瞿文吉
    1989, 11(5): 443-448.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4
    摘要:
    本文在計算板帶軋制中的參數時應用了初始應力的彈塑性邊界單元方法。計算結果與實驗值相等。該研究表明,彈塑性邊界單元法用來分析板帶軋制是滿意的。
    受接觸載荷作用的齒面下分叉裂紋擴展分析
    曹仁政, 張運清
    1989, 11(5): 449-457.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5
    摘要:
    利用裂紋面的邊界條件建立起奇異積分方程,然后通過對奇異積分方程采用數值解,計算了受赫芝接觸應力作用的齒面下分叉裂紋尖端的應力強度因子,最后用裂紋擴展理論對疲勞裂紋的擴展方向進行了分析。結果認為分叉裂紋將以與斜裂紋段約成60°角的方向向齒面擴展。
    感應電動機矢量變換控制的魯棒性分析和參數自適應實現
    李華德, 趙殿甲, 陳明, 孫韶元, 盧孑廣, 沈程智
    1989, 11(5): 458-462.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6
    摘要:

    采用矢量控制的感應電動機,其控制性能與它激直流電機類似,用這種控制方法,電機的轉矩電流分量和磁通電流分量可實現解耦控制。本文討論矢量控制系統的魯棒性。針對前饋矢量控制系統中由于電機參數與速度檢測小誤差造成磁場定向錯誤,提出了一種新的自適應校正策略,該策略采用PRBS在線辨識技術,算法簡單,不需要額外的傳感器。最后給出了系統實現及實驗結果。

    分層體系二元相圖的熱力學分析
    李瑞青, 周國治
    1989, 11(5): 463-470.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7
    摘要:
    出現分層曲線的二元相圖,可以按臨界點將曲線分為兩部分,lα和lβ;對應分層的兩溶液相α,β的熱力學性質有4個:IIE(α),S~E(α),IIE(β),SE(β)。加上相圖中兩溫度-組成曲線lα和lβ共6個量,經過熱力學分析可以給出這6個量間的關系:假設這6個量間的任意4個已知,可以將另外2個量計算出來。因此,在一些條件下,可以給出有價值的結論或公式。
    沖天爐—電渣精煉爐雙聯法已投入工業試生產
    劉冀華
    1989, 11(5): 470-470.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8
    摘要:
    不銹鋼化學著色的條件和控制
    王曠, 李久青, 談明偉, 馬志鴻
    1989, 11(5): 471-475.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29
    摘要:
    本文通過試驗得出了奧氏體不銹鋼化學著色的工藝條件,找出了著色過程中成份和pH的變化規律。自選添加劑的加入改善了著色膜的質量和工藝條件。初步判明不銹鋼著色膜系半導體膜。不銹鋼經著色、硬化后耐蝕性有所提高。
    用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制取混合稀土氯化物
    張新, 藺濤, 岳寶蘭
    1989, 11(5): 476-480.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30
    摘要:
    本文研究了以液-液萃取法從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NH4)2SO4浸出液中提取稀土的工藝條件,試驗結果表明,對含RE2O33g/l的稀土浸出液,以P204(二2-乙基已基磷酸)為萃取劑,以5N鹽酸為反萃液最終的富集液可達到130g/l左右,此液經過濃縮蒸發可得到固體氯化稀土結晶。
    活性碳纖維的制備及其吸附性
    羅涇源, 仇衛華, 梅永站, 余宗森
    1989, 11(5): 481-485.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31
    摘要:
    耐熔性瀝清基纖維經過碳化處理后,在一定溫度下的CO2氣流中進行活化處理,得到的活性碳纖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再生性。
    堿土(Ⅱ)-稀土(Ⅲ)-茜紫-TPC共顯色體系
    齊志剛, 姚家瑜, 陳華序
    1989, 11(5): 486-491.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9.05.032
    摘要:
    本文研究了"堿土(Ⅱ)-稀土(Ⅲ)-茜紫-氯化+四烷基吡啶"共顯色體系,確定了最佳顯色條件。此共顯色是形成雜多核配合物所引起。實驗結果得出:參與共顯色的金屬離子半徑比在此共顯色效應中起著重要作用,其大小在一定范圍內時,共顯色強度基本相同,否則共顯色強度就會減弱,甚至不發生;在固定顯色劑的情況下,根據半徑與半徑比相近尋找新的共顯色體系是有一定可能的,但不同的體系有不同的最佳半徑比范圍;金屬離子水解能力的差別對此共顯色體系影響不大。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