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索引》(EI)刊源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讀者、作者、審稿人, 關于本刊的投稿、審稿、編輯和出版的任何問題, 您可以本頁添加留言。我們將盡快給您答復。謝謝您的支持!

    姓名
    郵箱
    手機號碼
    標題
    留言內容
    驗證碼

    1982年  第4卷  第2期

    顯示方式:
    改善釩鈦轉爐渣對提高爐襯壽命的影響
    趙萬智, 董履仁, 李和輔, 賀永來, 耿立忠
    1982, 4(2): 1-10.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21
    摘要:
    本文著重介紹,通過改進VTi鐵水及半鋼煉鋼的造渣工藝,調整煉鋼爐渣的礦物組成,從而減輕爐渣對爐襯的浸蝕作用,達到提高轉爐爐襯壽命的目的。使攀鋼最高爐齡由375爐提高到578爐。
    鐵礦石還原度檢測自動化
    黎英豪
    1982, 4(2): 11-18.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22
    摘要:
    鐵礦石的還原度是其冶煉性能重要指標。本文論述"還原度檢測自動裝置"的設計原理及調試方法。研制無刀口式電子天平(微感量測重傳感器),在高溫下自動檢測鐵礦石還原反應瞬時的重量變化,進行連續動態自動稱量,在5公斤荷重下具有毫克級的靈敏度。
    裝置內部研制有試樣含氧量給定器及自動除法器電路,實現"參數輸入"及"自動運算"的目的,對高溫還原反應全過程作自動記錄,在儀器終端記錄繪畫出"還原度-時間"函數曲線。曲線尺寸為200×180毫米,還原度測定誤差為0.5%。
    控制軋制鍋爐鋼板的組織和性能
    李文卿
    1982, 4(2): 19-29.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23
    摘要:
    本文根據熱軋20g鋼板形變時效后的沖擊韌性經常達不到標準要求的3.5公斤·米/厘米2的實際生產情況,研究了熱軋20g鋼板形變時效動力學及控制軋制工藝參數對形變時效效應的影響,以探討控制軋制對AlN析出的作用;研究了熱軋20g鋼板形變時效后的沖擊韌性常低于標準要求的原因,控制軋制工藝通過鐵素體晶粒的細化,對形變時效前后的脆性轉化溫度及沖擊韌性的影響,探討利用控制軋制來改善鍋爐鋼板的組織及形變時效后的沖擊韌性的可能性及適宜性。實驗結果表明:形變時效顯著提高FATT及ITT,顯著降低韌性狀態的沖擊功,因而顯著降低沖擊韌性,形變時效后的FATT及ITT隨d-1/2增大而降低,形變時效后的沖擊韌性隨d-1/2增大而提高,因此,控制軋制也適用于鍋爐鋼板的生產。本文根據所得到的實驗結果,得出六點有關鍋爐鋼板控制軋制的初步結論。
    冷軋界面上摩擦規律與壓力分布理論解
    蘇逢西, 李孟賢, 葆鴻熙, 蔣金梅
    1982, 4(2): 30-40.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24
    摘要:
    用分截面組合測力輥測量了無潤滑、無張力條件下冷軋合金鋁帶的法向應力p與切向應力τ。試驗結果表明按比值τ/p定義的"摩擦系數"f的值與分布形態不僅取決于軋輥軋件的接觸表面條件,還與塑性變形的條件(如l/$\bar h$、ε等)有關。在其他條件不變時,f、fmax、f值隨l/$\bar h$增加而增大。
    為了深入認識影響f變化的原因,引入了界面摩擦水平f*。f與f*之差反映了變形幾何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沿接觸弧上f的分布具有由入、出口的較高值下降到中性點為零的總趨勢,而且下降的速率是變化的。一般具有"快速下降——平緩變化——快速下降"的形式,其中平緩變化段隨l/$\bar h$增加而增大。
    在統計分析試驗結果的基礎上給出了接觸弧上f分布的模型,將它用于壓力分布與軋制力的計算,可以提高計算精度,使理論更加嚴密。
    軋件與軋輥接觸界面上的正應力p、切向摩擦力τ以及摩擦系數f(由f=τ/p所定義)的分布規律是重要的邊界條件。在冷軋薄板的條件下,由于變形一般比較均勻,數學力學的初等解析解的假設條件與實際情況比較接近,這時所取用的邊界條件對軋制壓力P、應力狀態系數n;以及前滑Sh等項理論解的精度有很大的影響。
    盡管已經進行了很多關于邊界條件的研究工作,但關于界面上摩擦規律的認識還不很清楚。因此迄今為止的理淪計算仍基于一些簡化的邊界條件假設上,使計算的結果與實際的偏離較大。
    本工作的重點是對冷帶軋制接觸界面上的摩擦規律作一些探討。
    聲速的影響因素及模具外套的聲速修正經驗公式
    李連詩, 鐘軾, 張力行
    1982, 4(2): 41-44.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25
    摘要:
    超聲波振動外模拔管拔絲中,為了換模方便,常使用模具外套。由于外套幾何尺寸較大和中空,聲波在其中傳波時,聲速會產生顯著衰減。
    用數學的方法確定模套的聲速較困難。為了實際工程應用,文中給出了修正聲速的經驗公式,以用于模具外套的設計。
    負載性質及輸出功率對聲共振頻率的影響
    李連詩, 張力行
    1982, 4(2): 45-54.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26
    摘要:
    在各種超聲波加工中,為了充分利用超聲功率,要求激勵頻率必須與機械傳聲系統固有頻率重合。最近在有些超聲波加工中,已采用了自激頻率跟蹤發生器[1] [2],它能在有載傳聲系統共振頻率發生偏移時,自動跟蹤之。
    在超聲波冷拔工藝中:負載性質如何,對傳聲系統共振頻率有何影響;激勵狀態及功率對頻率有何影響以及頻率偏移對效果有何影響?為此,我們對超聲冷拔鋁管、鋼管、紫銅管、黃銅管、鋼絲進行了廣泛的實驗研究,并獲得了一些實際結果。試驗得出,在超聲振動外模拉拔工藝條件下,頻率偏移很小,可不采用頻率自動跟蹤系統。
    子圖配準的隨機搜索算法
    王秉欽
    1982, 4(2): 55-64.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27
    摘要:
    本文給出了一種子圖配準的隨機搜索算法。搜索過程是縱隨機選擇的起點開始的。該點由在(0,1)區間上均勻分布的假隨機數所產生。這一搜索過程是朝向匹配點逐步地進行的。本算法的優點已經由試驗所證實。試驗是在窗口尺寸與圖片尺寸的比值ξ=0.21的情況下進行的。
    多變量系統自校正調節器
    舒迪前, 劉立
    1982, 4(2): 65-75.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28
    摘要:
    本文討論了一類多變量系統自校正調節器的最優控制律及控制器參數辨識中的有關問題,給出了類似于單變量系統最小方差控制律的一種算法,便于計算,并具有較為簡潔的形式。用此算法計算了兩個實例的最小方差控制律,并與計算機仿真果進行了比較。
    用微型計算機控制直流電機可逆調速系統
    趙殿甲, 王順晃, 倪忠遠, 齊家國, 曹振江
    1982, 4(2): 76-82.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29
    摘要:
    本文介紹采用Cromemco System Ⅲ(Z-80)微型計算機軟件代替可逆可控硅邏輯無環流控制系統中的模擬速度調節器(ST),和模擬電流調節器(LT)及四象限邏輯切換運算器;對可逆可控硅直流調速系統進行直接數字控制(DDC)的原理、方法,并給出簡單程序框圖和實驗結果。通過實驗和波形拍照說明采用微型計算機控制直流電動機可逆調速系統是可行的,而且是可靠的,達到了予期的效果。
    Chan-Mai圖定理的改進
    黃汝激
    1982, 4(2): 83-89.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0
    摘要:
    本文提出了關于Chan-Mai圖的一個改進定理:它可用于分析含有任意多個變量的線性系統和電子網絡。這個改進定理表明,一般說來,Chan-Mai圖定理[1]、[2]對于分析變量數超過5的線性系統和電子網絡是不完全正確的。
    采用復合碼與和碼辨識Hammerstein模型以及前饋非線性系統
    鐘延炯, 李白男
    1982, 4(2): 90-97.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1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個利用復合碼與和碼來辨識H模型和前饋非線性系統的方法,而這些偽隨機碼是由相位相差1/2半周期的逆重復m序列所組成。采用此方法進行辨識時,即使非線性元件的奇次系數全為零,仍然能夠辨識出線性系統的脈沖響應和非線性元件的偶次系數。文中附有辨識H模型的數字仿真結果,驗證了所提方法的正確性。
    鋁合金的應力腐蝕和氫致裂紋研究
    王燕斌, 褚武揚, 肖紀美
    1982, 4(2): 98-104.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2
    摘要:
    用拋光的恒位移試樣在加載條件下跟蹤觀察了高強度鋁合金在充氫條件下氫致裂紋的產生和擴展過程,結果表明,裂紋前端的塑性區隨時間而逐漸增大,當它發展到臨界條件時就導致氫致滯后裂紋的產生和擴展。在高純水及3.5%NaCl水溶中應力腐蝕裂紋的產生和擴展也是以氫致滯后塑性變形為先導的。研究了試驗溫度對KISCC,da/dt和穩定放氫總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試驗溫度升高,KISCC急劇下降,da/dt升高。這和試樣在PH ≤ 3.5的HCl溶液中浸泡充氫后的放氫總量隨溫度升高相一致。也研究了不同極化電壓對da/dt以及放氫總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陰極極化和陽極極化均使da/dt升高,但陽極極化更為明顯,這和極化對放氫量的影響相一致。純水中加NaCl將使室溫KISCC明顯下降,但對高溫時的KISCC影響不大,這和NaCl能使室溫充氫后的放氫量明顯增加,但對高溫充氫后的放氫量影響很小相一致
    NaCl-CaCl2-SCl2三元相圖的測定
    喬芝郁, 莫雯靜, 武世民, 朱元凱
    1982, 4(2): 105-113.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3
    摘要:
    本文以NaCl-CaCl2-SrCl2三元計算相圖作為"予知圖形"采用高靈敏度的微型差熱分析儀(簡稱MDTA)測定了這個三元相圖,并注意到鹽的過冷對測量的影響。該三元系是三元低共晶系,低共晶點E的組成為41.9mol%NaCl,40.8mol%CaCl2,18.1mol%SrCl2,溫度為744K。其中CaCl2-SrCl2一側單變線的起點K對應的溫度為823K,液相組成為24.8mol%NaCl,50.1mol%CaCl2,25.1mol%SrCl2。這個實測三元相圖對了解熔鹽電解質的性能和鹽湖資源的綜合利用有實際意義。同時為檢驗電荷不對稱三元熔鹽系相圖計算的熱力學模型的可靠性提供了例證。
    擬因子設計法在斷裂韌性研究中的應用
    呂世意, 褚武揚
    1982, 4(2): 114-119.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4
    摘要:
    ZG-18鑄鋼是一種不含鎳的鑄造結構鋼,用代替飛機上的某些受力模鍛件。雖然在同強度條件下鑄鋼的塑性、沖擊韌性及疲勞強度比鍛鋼差,但其KIC和(da/dN)卻優于鍛鋼,所以從破損安全設計觀點來考慮,用ZG-18鑄鋼代替鍛鋼作受力件是可行的。為了找到具有最佳斷裂韌性的工藝條件,我們運用擬因子設計法研究了試驗溫度,熱處理工藝以及硫含量等因素對KIC的影響。結果表明:
    (1)ZG-18鑄鋼回火馬氏體組織的KIC平均值是356kg·mm-3/2,而上貝氏體組織的KIC平均值是247kg·mm-3/2,相差將近45%。
    (2)ZG-18鑄鋼最佳熱處理工藝是低于250℃等溫處理或油淬后低溫(<300℃)回火,這樣可獲得馬氏體組織,其斷裂韌性最高,強度也較高,其它性能也不差。
    (3)無論是等溫回火還是油淬回火,降低硫含量將使KIC提高,故應盡量降低材料的硫含量。
    耐熱不起皮鋼4Cr9Si2的多元統計分析
    秦明達, 范小媛
    1982, 4(2): 120-126.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5
    摘要:
    本文運用多元逐步回歸、t——檢驗、分布檢驗等統計方法和金屬學理論對4Cr9Si2鋼種進行分析,確定了合理的控制成分,顯著提高了產品合格率。文中對原冶標(YB11-59)所提出的修改意見在新標準內已被采納。
    應用馬氏決策規劃探討放礦的最佳截止時間
    龐鵬飏, 戚國安
    1982, 4(2): 127-131.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6
    摘要:
    金屬塑性壓縮過程三維流動的分析
    喬端, 林桐
    1982, 4(2): 132-141.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7
    摘要:
    本文根據剛塑性體的廣義變分原理采用20節點60自由度曲六面體等參單元,計算了長、寬、高不等的六面體塑壓過程的流動速度場、應變場、外力等。比較全面準確地反映了金屬塑壓過程三維流動的情況,并將計算結果與實驗進行了比較。
    缺口斷裂實驗研究和斷裂判據
    黃思敬, 王棖, 紀炳炎
    1982, 4(2): 142-146.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8
    摘要:
    本文在考察影響冷軋輥破損的力學因素中選用了缺口和裂紋兩種試樣進行斷裂韌性測試。結果發現對于冷軋輥材料(高硬度,εF≈0)其K1C ≤ 2/3 Kρc(ρ=0.06毫米),即K1C和Kρc值差別較大。故本文認為有的文獻提出對于低韌性材料(εF≈0)可用細切口試樣代替裂紋態試樣測定K1C值不是普遍可行的。這一事實在工程實際中是重要的。在實驗分析中,本文主要參考了Tetel man.A.S和Yokobori.T的分析工作,采用了彈塑性宏觀力學的方法,近似分析缺口試樣彈塑性應力場,建立有關斷裂判據,所得結果較好解釋實驗現象,并可作為Kρc計算的估值公式,亦可供分析缺口斷裂問題參考。
    10Cr-15Co-Ni基高溫合金相分析的研究
    許慶芳, 馬靜暉
    1982, 4(2): 147-156.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9
    摘要:
    本文對10Cr-15Co-Ni基高溫合金多種熱處理狀態下的析出相進行了鑒定,著重對比了標準熱處理及等溫彎晶熱處理后的合金相,證明經上述兩種不同熱處理后相的種類、數量、組成基本相同,主要存在四種相:γ'、MC、M6C及M3B2,無M23C5。探討了MC-M5C-M3B2的化學分離條件,同時輔之以相應的x射線衍射法。研究表明分離結果基本可靠。
    《用2"、6"二氯5、5'二甲基4羥基品紅酮3、3'二羧酸直接測定鋼及合金中微量鋁》
    武恩佑, 陳鵬
    1982, 4(2): 157-161.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40
    摘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